您当前的位置:医药人才网 > 医药网 > 医疗专题

又见医生带病上班,医生一句话戳破了医院公开的“秘密”

来源:医药人才网 时间:2019-08-09 作者:医药人才网

 3月22日,兰州晚报发布了一则报道,金川集团职工医院眼科医生田加星由于近期工作量太大,加上气温变化大,感冒了。中午上班的时候,田加星就已经感觉到发烧了,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下午5点,眼看着病人没有了,田加星就跑出去输上液,然后拎着输液袋回到诊室,还是如往常一样延迟一个小时左右下班,继续坐诊。医生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给患者做检查的这一幕被患者家属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并发到了朋友圈,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点赞。

  面对网友“最美医生”的赞美,田医生表示有些不知所措,并表示这样的行为在圈内是“常态”,为了不让患者等待,很多医护人员都是带病坚持工作。

  田医生的话可谓一语戳破了医院内公开的“秘密”。

  为何医生都不敢休息?

  医生是健康守护神,当医生生病的时候,按理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带病工作的后果,为何他们却选择了坚持?

  一来,因为医院每个科室人手紧缺,医生休息就意味着其他医生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所以很多医生觉得只要还撑得住,就不愿意麻烦别人。

  二来,自己管床的患者自己最清楚,由别人接手的话,会比较麻烦。

  三是医生的契约精神。很多患者是冲着某位医生去住院手术的,如果因为生病而将患者转接出去,医生会觉得辜负了患者对自己的信任。譬如浙江省遂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方浩在脚外踝上方骨折后依然坚持拄着拐杖给患者手术。因为手术对象是早就定好日期的“粉丝”,方医生觉得既然答应病人了,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医生带病工作不可取

  在百度上搜索“医生 职业耗竭”的关键词,跳出十三万六千条相关链接。

  近年来,医院不断扩张,患者越来越多,医生人数却增加甚少。加上各种职称考试、医院考核、进修学习等等,无不纷纷挤占医生时间,导致医生越来越疲惫。

  原本就疲惫的医生再带病上班后果不堪设想。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刚过,就发生了几起医生猝死事件。

  2019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名2017级学生“心源性猝死”;

  2019年2月浙江某医院一位放疗科医生心脏骤停去世,年仅27岁;

  2019年3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宗云医生值班后又上一天手术,倒在岗位上,享年44岁。

  ……

  此外,诊疗工作本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缜密的事情,需要医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体魄做支撑,更需要一个冷静理智的大脑做分析,医生带病上班,生理和心理上难免会有波动,万一造成误诊,责任由谁承担?


  现在不少媒体对医生带病工作的事情大肆宣扬,并美其名曰“最美医生”,这样反而会对社会造成一种错觉,医生带病工作是对的。一旦有医生因病请假,可能反而会被人觉得不够敬业,社会的价值观被扭曲了。

  所以,医生带病工作做法不可取。

期待更多医生被“强制休息”

  前不久,浙江省海宁市中心医院的一张《强制休息通知单》引来叫好声一片。

  医院医生的强制休息仿佛一股暖流,给医护人员带来不少暖意,浙江省海宁市中心医院的做法值得点赞,更应全国推广。

  放眼世界,德国更是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如果看到医护带病工作而不采取保护措施,将被罚款2.5万欧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医院负责人要被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曾提出,要关心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执行好医务人员休息休假的制度。但是很多管理层对于医生带病工作之事却视若无睹,习以为常。这是令人非常担忧的一件事。

  “医德”常常与带病工作挂钩,但其实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奉献精神不应该是以牺牲医生的健康、家庭为基础。让工作回归工作,让生病的医生得到休息才是医院最好的管理文化,也是对医生最好的呵护。

  但愿有一天,医生病了也能如正常人一样大大方方请假休息,而不是被强制休息。相信这一天,并不会太远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400-114-1987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Copyright © www.me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20010082号-3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286号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