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位医生自拍的视频在网上火了,给大家透露一下,这位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的孙雅逊医生在20年前和我一起就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而且我们是同一间宿舍的舍友。
正如文中孙医生自己介绍,他当年的确是运动健将,在读研期间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后来他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继续读博,毕业后回到杭州工作。在读书和工作期间多次参加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也多次获奖,是名符其实的“体育一哥”。
平时我们工作都很忙,我和他也很少见面,更多的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他精心设计和制作的短视频,为科普工作做出了不少具体的工作。同时,在这些视频里,我也看到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逐渐变成了有皱纹、有白头发的中年不油腻男。
在最近的视频里,孙同学说的话让我感同深受,也有些心酸,就是“我在想什么样的人当医生呢?可能就是对自己生活要求也不高,没啥兴趣爱好,每天就是闷头干活的人,这样的人可能适合当医生。”
这句话虽然说出实情,但其实我觉得有些可怜和可悲,联想到最近某大医院的一位仅45岁的麻醉科医生猝死,会不会给未来有志学医的高中生们一个大大的心理阴影呢?
其他国家我没有去过,2014年去美国迈阿密进修过2个月,亲身感受过美国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由于美国是严格的分级诊疗,患者通常不会什么病都直接到大医院来就诊,除非是急诊。而美国急诊收费是出奇的贵,普通人可不会因为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来蹭急诊。
正因为到大医院通常是要预约看病,因此,通常美国大医院医生门诊半天时间不会超过10个病人,每个病人要保证25分钟的就诊,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对病情有充分了解,这样就诊的效率就很高。周末,除了急诊,普通门诊是不开放的,所以医生们也能保证休息,和家人度过周末,偶尔也参加一些学术活动。
当然,美国医生特别是住院医生是很辛苦的,通常7点前就要赶到医院开始工作,外科的住院医生可能要更早。由于他们住院医师培训的标准化,上级医生会把很多手术机会让住院医生完成,要知道住院医生做手术毕竟比较慢,因此常常要干到深夜,带教上级医生也会陪同这些住院医生到深夜。
曾经,美国住院医生过于疲劳导致过医疗事故。2003年,主管全美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决定住院医师每周最高工作时长不得超过80小时(含院内待命时间);轮班结束后至少应有10小时休息时间;单次轮班时长不得超过24小时,如算上教学时间则不超过30小时;24小时轮班后不应接管新的病人等。
但是,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这样的法案和规定,医务人员长时间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大学一位同学毕业后留在省级大三甲医院的外科,常常手术做到深夜,每天累得是一碰床就能睡着。
从数据上看,在疫情之前,美国每年到医院就诊的人次是1亿出头,我们国家是84.2亿(2022年数据)。美国执业医生人数是96万,中国执业医师人数443万(2022年数据)。单从这样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医生的工作量是美国医生是十几倍。
在美国的时候,他们如果半天看10个病人就会喊累,我们半天看四、五十个是家常便饭,一天看100个病人也不算稀奇。但是,医生的身体健康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之所以大医院医生工作量如此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以外,有以下因素:
1.三级诊疗没有真正建立和运行
记得多次看到某地要执行三甲医院取消普通门诊的消息,我看了想这个政策执行不了的。从目前各家三级医院的门诊情况来看,疑难杂症的比例不会超过10%,很多病社区和基层医院理论上都能解决。之所以目前这样的情况,原因同样很复杂。关键原因是医学教育的同质化程度太差,社区和基层医生的规范化培训程度不够,定期再培训的机制缺乏。另外基层医疗机构缺医(疗设备)少药(药品供应的种类少)的情况在很多地区也仍然存在,这都影响我们基层的诊治水平。
2.医保制度和中国患者就医习惯
长期以来,大医院的挂号费低,以及可由医保支付,到大医院就诊方便,以及广大患者觉得到大医院就诊质量有保障,因此,大家就习惯到大医院就诊。包括由于急诊挂号费不高(和普通门诊费相当),很多患者特别是工薪阶层也习惯把夜间急诊当门诊看,加重了急诊科工作强度。
另外,有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慢阻肺,医保规定开药不能超过一个月。这本来也是出于控制医保资金,减少浪费的考虑,但这样就会增加门诊工作量。
3.广大民众缺少一些基本医学常识
很多患者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缺少认识,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缺少基本的、简单的认识,导致疾病控制不佳,引起频繁急性加重、恶化来就诊或住院,也增加了医生和医院的工作量。
4.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的问题很复杂,即有医学本身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有部分医院医生利益驱动的原因,还有患者对于健康状态的过度追求有关。例如我多次提到的肺部结节问题,目前广泛开展的CT检查、不恰当的报告、媒体上“受害者偏差”(报道都是恶性结节或肺癌的案例),都导致大量可以观察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
今天白班,从一开始上班就忙个不停,收了五个患者,处理好几个会诊,还做了一个气管镜,实在是累。我自己原来也是有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读书、围棋,但是由于围棋耗费时间太多,所以也很多年不玩了。看书更多采用听书和周末时间抽时间看看。
但是,我想和孙同学一样,我们虽然很忙,但是我们不是仅仅当成工作,而是更多地当成事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帮助他人,感到累的同时也感到充实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