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医药人才网 > 医药网 > 生物制药

青岛对药品滥用念起“紧箍咒”

来源:医药人才网 时间:2019-10-14 作者:医药人才网
药物滥用和超范围使用,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也是卫健和医保等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今年以来,DRG付费试点城市——青岛市通过设定最高费用限额的手段,来遏制药物滥用。专家认为,DRG付费和最高费用限额,是当前医保控费的好办法,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和运用价值。在国家对于药品的使用及价格的把控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之下,药企应该合理规划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在医药市场谋求可持续发展。
  设定最高费用限额遏制药物滥用
  日前,青岛市医疗保障局下发的《关于公布第二批设定最高费用限额药品名单的通知》在业内流传。通知内容显示,共31个品种被明确了最高限价,涉及256家企业的611个品规,10月1日起执行。这些品种以注射液为主,包括血栓通、血塞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也有强力枇杷露、感冒清热颗粒等常见病用药。
  事实上,青岛市医保局早于8月份就确定了第一批设定最高费用限额的17个品种,涉及80家企业的137个品规。在8月份的通知中,青岛市医保局明确指出,医保部门将按不高于集中采购平台价格制定医保支付标准进行支付,医保部门将按照该价格向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和药店的医保药品进行支付,没有挂网的品种参照统一质量层次的药品挂网价格。
  青岛市医疗保障局连续两次发布设定最高费用限额药品名单,共确定了748个品规产品的最小制剂单位的药品最高费用限额,在本报特约观察、力托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医药企业管理顾问杨涛看来,是一个遏制药物滥用比较好的方法。他说,医保部门对于同成分的药品或类似产品给予一个最高支付限价,高出限价部分患者自己支付,这样既给了医生、患者和药品厂家一个自主决策的权利和机会,同时又可以控制医保支付的金额。这种方法应该会形成全国性的跟进,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对于大企业、大品牌、好口碑的产品而言,如果患者愿意接受,依然拥有特定的市场人群。如果没有这个最高支付价格限制,一旦低价中标以后,医生患者只有单一选择,要么享受医保报销使用低价中标的药,如果要买未中标的品牌药就全部自费,享受不了医保,这样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国家医保局等多个部委联合组织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工作中,青岛市是试点城市之一。对于该市在DRG付费试点的同时又推出最高费用限额,信合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招标工程师吴高卓分析道,按病种付费能够框定患者医保支付的费用范围,医院医生、患者和医保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要支付多少,有效避免过度医疗,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而设定最高费用限额是在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层,细化到具体药品,而且这些药品都是畅销药,数量达748个品规,影响力很大。DRG试点和最高费用限额都是当前医保控费的好办法,是利多弊少的一种支付方式,有普遍的推广意义和运用价值。
  从青岛市的两份通知中可以发现,第二批被设定最高费用限额的品种,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4个品规)、感冒清热颗粒(114个品规)、强力枇杷露(107个品规)的品规最多;第一批以铝碳酸镁咀嚼片(26个品规)、曲克芦丁注射液(20个品规)的品规最多。
  为何是这些品种?杨涛表示,都是常用产品,用量大、品规多,不同品牌价格差异大,从客观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有一定的质量差异,销量占比中有明显的头部企业。被设定最高费用限额后,一定会对这些产品在医院的销量造成冲击。对于超出最高限价的产品来说,医生在使用时需要给病人或家属做额外的解释和说明,给医生增加了很多麻烦,医生为了规避麻烦自然会采取可用可不用的就不用,用了就选择价格在最低限价以内的产品的行为,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该产品的销售量与销售格局。他表示,相关药企对外必须审慎重新制定价格策略,加强公司及产品的品牌建设;对内必须重新定位该产品在公司内部产品群组的位置,做好“量、价、本、利”的重新设计,从而调整该产品的销售策略。
  解决药品滥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无论是DRG试点还是最高费用限额,都是为了防止药品滥用。对此,国家还采取了调整医保目录、发布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等措施。对于国家针对药品滥用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两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杨涛表示,药品滥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与医疗体制、医德医风有关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医生自身的的医疗水平。医生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准确地判断疾病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开出恰当的检查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含用药方案)。如果医生的水平不够,在治疗上由于对疾病的发展没有把握,为了自身风险的控制,自然采用大包围治疗方式,下重药,出现过度治疗,导致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医疗支出。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国患者及家属的思维习惯,认为高明医生很有水平,准确诊断了疾病,也判断出了疾病的发展趋势,所以没有开出检查单,也没有给患者用药,但是由于动用了整个医疗组医生的力量,医院收了费用,患者会觉得不值。所以,解决药品滥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吴高卓则认为,药品滥用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医院给病人开大剂量、价格虚高的药品药店向患者推介进口药,就是多开多买多得益,久而久之,导致利润空间小的药品无人问津。DRG试点和最高费用限额能有效地应用医保杠杆控制药价,不失为有力、有效之举,既抓住了要害,也抓住了主要矛盾,能够从医保控费方面遏制药品滥用的问题,值得称道。
  药企应注重研发练好内功
  显然,在药品滥用和超范围使用问题被国家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相比超出最高限价的药品,那些被设定最高费用限额的药品势必会成为院内的首选。那么,是否会对院外同类品种产生影响?院外品种又该如何应对?
  吴高卓认为,院内首选,显然会对院外同类产品产生影响,院外品种要在各方面的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介绍产品上不同于院内,了解患者需求,要用通俗的语言做细、做实,讲清质量疗效、价格高低。同时,还要在生产上不断创新,在精益求精上做文章,创造有别于同类产品的独特优势和内涵特质,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个性品质的产品品牌。
  杨涛则表示,随着医改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逐步严格实施,产品的营销分类应该是住院用药和门诊用药。对于门诊用药来说,院内院外应该逐渐模糊了,差异趋于一致,当然除了OTC,特别是绿标OTC或保健品之外,院外品种唯有做好品牌建设,解决好营销4C中的沟通C(Communication)才行。关于渠道问题,则应该与时俱进,向全渠道开放,做好营销4C中的客户获得产品过程便利C(Convenience)。此外,渠道又分为沟通渠道和产品渠道,这一软一硬两个渠道都必须设计好,与时俱进地创新。
  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对于药品的使用及价格的把控都将会更加严格。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药企该如何合理规划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在医药市场谋求可持续发展?
  杨涛认为,在国外,专利药品到期后都有一个价格断崖下跌,甚至一天之内跌到谷底。相对而言,中国的仿制药价格和利润空间都远超欧美国家。美国医生90%的处方是仿制药,但是仿制药销售额占比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中国医生处方仿制药的占比不到80%,但是仿制药产品的规模占比却高达百分之五十几,可见中国的仿制药价格不低,降价空间还是有的。因此,制药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三个环节都要练好内功。对于企业来讲,定位做仿制药,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做仿制药就是赚点加工费,不可能有高额利润空间,应着眼于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产品研发就紧跟专利,提前仿制,等待专利到期立即上市,拉低价格,蚕食原研企业的市场。如果你定位做创新药,那就是大企业做大领域、小企业做小领域的创新研发。做创新药家底子一定要厚,创新药就是一场豪赌,在赌桌上实力越雄厚,成功率越高。
  “药企应该注重研发,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内外精英人才,组建一流的专家团队,瞄准国际药品研发前沿,致力于长久规划,保证新产品源源不断出现,为发展积蓄后劲;生产上要着眼于规范管理和过程管理,确证产品质量疗效在行业位居前列;销售方面就是优质高效,与客户心连心、手挽手,互利共赢。唯有如此,方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成功。”吴高卓说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400-114-1987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Copyright © www.me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20010082号-3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286号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