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医药人才网 > 医药网 > 医美化妆

我国孕产妇总体死亡率下降至18.3/10万

来源:医药人才网 时间:2019-10-11 作者:医药人才网
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500万的新生命诞生,而且高龄孕妇呈增多的趋势,这为产科的医疗安全带来了挑战。在9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院士介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孕产妇总体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1500/100000,下降到了2018年18.3/100000。
  乔杰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产科的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取得的显著成效。
  产科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逐步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三级产科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已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省份已经建立了县区级质控中心。对产科常见且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风险指标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不达标的地区和医院进行重点督导,推动不同区域间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同质化。针对产房容易出现高风险事件的特点,制定了我国《产房安全核查表》,并在哨点医院推广使用。
  产科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剖宫产率下降。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剖宫产率由2013年的45.35%降至2016年的40.23%。近两年,虽然高龄产妇急剧增多,收治危重症的1000个三级医院的剖宫产率在2017年仍然控制在41.32%。多学科诊疗模式常规开展。多学科诊疗的开展提高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严重疾病的致残率。同时各种危重监护和救治技术的成熟开展,为危重孕产妇救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产科医疗技术逐步提高。严重产后出血的止血技术提升。生育政策调整后,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人群比例增加,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风险增高。对此研发了胎盘植入凶险等级预测评分体系,创新手术止血技术九步止血法,并应用于临床,有效的减少了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新技术。将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尤其是遗传疾病的无创产前检测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对已知致病基因并造成严重出生缺陷的单基因疾病诊断基本能完成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并实现了胚胎复杂单基因疾病诊断及HLA配型分析同时完成,达到生育健康后代并治疗患儿的双重目的,减少了严重遗传缺陷患儿的出生,救治能力也走到了国际的前列;胎儿宫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我国胎儿医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针对部分胎儿疾病我国开展了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胎儿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乔杰表示,下一步,国家产科质控中心的工作重点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400-114-1987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

Copyright © www.me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20010082号-3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286号

扫码下载APP